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万贯的塔子楼
大明:寒门辅臣第五百二十八章三万贯的塔子楼惠安县城。</p>
农夫林二鞋挑着米担子,与同乡的林大篓同行。</p>
看着林大篓推车上的三袋子米,林二鞋忍不住羡慕:“还是你家打的稻谷多啊。”</p>
林大篓哈哈大笑,浑身充满力气:“活了四十三年,娘的,咱也能推着车卖一次粮了。昨日还去坟上给老爹絮叨了,也不知道他信不信这回事。”</p>
林二鞋知道林大篓的父亲,被元廷征发去造船,因为疲饿病交加,做事慢了被活活打死了,那时候林大篓还不到二十。</p>
“我说二鞋哥,你家男丁也太少了吧,看看咱,三个娃,别看老三还没成丁口,有的是力气,去年垦荒时那小子一个人便垦了两亩地,比牛还壮实,就是吃饭吃太多了,让他娘心疼……”</p>
“哈哈,不吃饭哪来的气力干活?”</p>
林二鞋羡慕不来,自家婆娘不争气,生了一个娃就没动静了。</p>
“城门口好热闹。”</p>
林大篓有些惊讶。</p>
林二鞋看去,只见城门口围了数十人,一个个仰着头看着什么。</p>
“有告示,走去看看。”</p>
林二鞋、林大篓加快了脚步,接近人群时,就听到有人在里面喊道:“这是府衙发来的征徭役告示……”</p>
“征徭役?”</p>
众人听闻,一个个脸色大变。</p>
就连林大篓、林二鞋也止不住害怕。</p>
如果说税赋是三袋粮压人,那徭役便是十袋粮压人。很多百姓家其实能扛得住一般税赋,但扛不住徭役的折腾。</p>
徭役就是处力气干活,朝廷给口粮,看似简单,实则水深火热。</p>
明明一日该给三斤口粮,可发到手里的,能有半斤就不错了,吃饭又没什么油水可言,靠着半斤粮下死力气干活,谁能扛得住?</p>
干活慢了挨鞭子,病了挨鞭子,抱怨几句还是挨鞭子,甚至有些官吏借此机会索取好处:</p>
想干点轻松的活计吗?想的话就要学会做人。</p>
不想啊?</p>
那什么,你去搬石头、挖淤泥,干不完不准休息。</p>
往年府衙征徭役基本上就是这么一套,自从顾知府上任之后,便摁住了所有徭役事,去年冬日、今年春日都没有征徭役。</p>
百姓爱戴顾知府就在于这里,他懂百姓苦,吝惜民力。</p>
一个百姓喊道:“听闻顾知府去了金陵,这是谁发的文书?”</p>
“是啊,是谁?”</p>
“都别嚷嚷了,这是顾知府发的文书。”</p>
“不可能!”</p>
“确实是顾知府发的,这上面留了名。我说你们能不能听完了再嚷嚷,老子的棺材铺可没人看着。”</p>
黄掌柜郁闷不已,指着告示喊道:“府衙告示:朝廷设泉州特区,准开海贸易,为兴修港口、仓库、民居,于晋江、惠安、同安三地共征用百姓四千三百人。为避免徭役害民,此番征招以自愿为主,若人力不足,再行强征……”</p>
“征民为事,日给米三斤,清晨发米,米不到位可不动工,但有克扣少给,可前往知府衙门告状。为体恤泉州府百姓,满一个月工者,给钞钱三百文,挑出力最者五百,给钞钱五百文……”</p>
“此番征民,若无府衙公告,地方县衙不得强行摊派征民。愿为事做工百姓,当于四月十日午时至晋江西门外登记造册,人满为止。顾正臣愿三县百姓与泉州府同心聚力,重现泉州府辉煌!”</p>
林二鞋看向林大篓,震惊不已,有些不确定地问:“我刚刚没听错,不仅给粮,还给钞钱?什么是钞钱?”</p>
林大篓喉结动了动,抬手擦过鼻尖:“钞钱,应该是宝钞和铜钱吧,不过没听说朝廷发宝钞。这不是要紧的事,娘的,给足粮食还给钱,不敢想啊。正说此时地里不忙,收稻还得一个多月,带三个崽子去一趟,一个月少说也能弄来一贯钱啊。”</p>
林二鞋有些不敢相信:“这能是真的吗?”</p>
林大篓弯腰,抬起推车,呵呵道:“顾青天回来了,也只有顾青天才如此爱民,你没听到,自愿去啊。若不是顾青天,县衙早就摊派过来了,谁还管你死活。”</p>
林二鞋重重点头,看向那贴在城墙上的告示,虽然认不得字,但从旁边人口中得知,这确实是顾知府亲自拟写的告示。</p>
“只要是顾知府让咱们去的,那咱们就去!”林二鞋挑起担子,补了句:“将儿子也带上!”</p>
“你确定不是为了钱?”</p>
“滚……”</p>
一纸告示,震惊晋江、同安、惠安三县,消息疯传,不到一日,许多百姓就知道了府衙征徭役之事。与往年愁眉苦脸的景象不同,不少百姓家走门串户,准备结队前往晋江城。</p>
泉州开海的消息随着三地告示传播开来,速度之快,令人震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