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喜欢问罪的皇帝
大明:寒门辅臣第六百二十一章喜欢问罪的皇帝吴祯在政治上多少有些单纯了,官场不能只看老朱的脸色,还需要其他官员当朋友。
没有朋友,等自己落难的时候,没人会站出来说情。
顾正臣在官场不到三年,得罪了很多人,几次陷入弹劾风波,之所以能有惊无险,涉险过关,除了老朱的安排外,还有朱标、吴祯、韩宜可、沐英、徐达等这些人或明或暗伸出援手。
船向北。
海风清凉,扫去了几分燥热。
吴祯没有问顾正臣有几分把握,泉州卫的训练吴祯亲眼见过,知道这群人吃了多少苦,他们或许不能赢,但绝不会输得很惨。
展现出远超寻常地方卫的战力,比肩边军,就能证明顾正臣新军之策的成功。
皇帝想看到的,是军队蜕变的样板。
因为这次返回金陵也算是回家,张希婉带丫鬟也跟了回来。
船只在摇摇晃晃中前进。
五月二十日,船进长江口。
这里没什么风,船相对平稳,没那么多摇摇晃晃,顾正臣索性让人搭了个棚子,坐在棚子下与张希婉说笑。
吴祯个没脸色的,非要凑过来当灯泡。
“吴淞江所送来消息,文武官吏俸禄,包括军士粮饷,自九月开始,以粮食、钱钞兼给。”
吴祯坐了下来,毫不客气地拿了茶杯就倒了起来。
顾正臣微微点头:“宝钞自去年发行至今,百姓与商人称便,尤其是各地钱庄逐渐增多,户部与皇室作保,宝钞被逐渐接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吴祯笑道:“陛下三次想要加印宝钞,甚至还动过心思,想一口气刷印二百万钱钞赏赐给金陵军士。只是都被户部、宝钞提举司给挡了回去。若不是当初你执意定下规矩,并让陛下点头,宝钞怕是会泛滥成灾。”
张希婉含笑喝茶,并不说话。
夫君说过,最近皇帝有些不太稳定。也不知不太稳定指的是什么,兴许就是记忆不太好使吧,去年才定下的规矩,一年竟三次想要打破……
顾正臣却并不认为这是记忆的问题,老朱的记忆力好得很,他并没有忘事,只是他不希望过去的话、过去的安排,约束当下自己的手脚。
当初允许你活到百岁,今天就想要你的命。
当初允许宝钞挂钩金银,今天就想宝钞多多。
朱元璋给人的强势与不安就在这里,他很重规矩,确定了一堆规矩,可自己又是一个破坏规矩的人,认为所有规矩都是约束其他人的,皇帝不被限制。
现在是洪武九年五月,按照历史进度,下个月老朱就会设置布政使司了,这是他分权治下的手段。只是不知道他此时此刻,有没有萌生出弄死胡惟庸、废掉丞相制的心思。
独揽大权,估计是老朱最隐秘的心思。
只是,这对大明来说,似乎并没有根本的变化。
丞相没了,后面还会有内阁。可以设置左丞相、右丞相,也可以有首辅、次辅。哪怕朱老四不闹腾,也迟早会出现类似于内阁的东西来代行中书行省的职权。
皇帝负责高屋建瓴,负责道路、方向、政策等把控,不是负责管理鸡毛蒜皮的小事,地方上县衙的石狮子坏了没必要找老朱批准,给人送个牌坊,也没必要找老朱说清楚谁守寡了多少年。
只是,老朱未必这样想。
顾正臣揉了揉眉心,这个时候待在金陵确实并不是好的时机,因为接下来的几年,将是朱元璋放纵胡惟庸,胡惟庸手握大权、唯我独尊的几年。
拉回思绪。
顾正臣对吴祯苦笑:“陛下有时将事情想得过于简单,宝钞不同其他,绝不能无节制滥发,否认它比洪水猛兽更为凶猛。回去之后,我会找机会与陛下说个清楚。”
吴祯连连点头:“如今宝钞坚挺,俸禄粮饷也要夹杂宝钞了,谁都不希望宝钞成为废纸。别人劝陛下未必听,可你劝就不同了。”
顾正臣答应下来。
二十三日,船入龙江码头。
军士暂留船上,吴祯带顾正臣前往龙江造船厂。
都水司郎中孙利见到顾正臣,敬仰不已,恭恭敬敬地行礼,然后仔细介绍道:“第一艘宝船的龙骨、船架已铺好,正在制造船身。如此巨大的海船,着实令人震撼,他日入海,定如蛟龙一般,无人可敌!”
顾正臣在孙利的带领下,进入了宝船船坞,船坞长六十八丈,宽有二十三丈,深三丈。
如此庞大的船坞,足以容纳庞大的宝船!
船坞之中,一艘宝船的龙骨清晰可见,庞大且惊人。而在这里,四百余匠人正在忙碌着,周围还有不下五百军士或民夫协助。
孙利颇是骄傲地说:“为了这艘宝船早日出世,龙江造船厂调了如此多的精良船匠,再有三个月,便可完工!”
“很好!”
顾正臣称赞不已。
吴祯看向顾正臣,严肃地说:“这宝船耗费巨大,朝廷未必会允许多造。你之前提到过要建造宝船舰队,估计是不太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