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网址:</b>张县令带着秋之云在外头转了整整七日,这才返回县城。
他们走了七个村子,穷的富的都看过。
那些穷的村子,其实也都比仙山村好很多了。
而且,秋之云看了一圈过去,这个农业发展的现状真是让人无奈。
可事情还是好办的,因为定县的农业基础不差。
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良田不少,山地林地也有,就连河滩地都有。
像这样的条件,县里却还是那么穷,原因也很直观。
不只是农业技术落后,百姓也没什么眼界见识,也不知道如何经营。
“秋姑娘,你是说我们这里有希望?”张县令听她讲完,心情有点激动。
“这不是一日之功,但我们这次收成之后,也能总结出一些比较新的种植之道,大人可以选择与我们净月宗合作。”秋之云笑道。
秋之云提出了合作模式,由他们提供技术和后续加工销售,当地百姓出人出力,好好干活,等出了成绩之后,双方分成。
张大人仔细想了想,此事,他们县里可以支持,却无法强制,最好的办法就是秋之云他们直接与村中合作,等有了成果之后,他才好向上说项。
毕竟他是敬州府治下,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直接送到靖郡王府请王爷决断,那样不合规矩。
秋之云立刻就明白了。
这里毕竟还不是景泽的封地,就算敬州成为景泽的封地,这里依然是受朝廷管辖,总不能凡事都讲个特权。
“那就不急,眼下仙山村种下的红薯,马上要收获了,我可要好好看一看收成的成果。”秋之云点头。
“秋姑娘,若是仙山村,这一次红薯的收成很好,那本官一定具本上奏,以后秋姑娘再想做什么事情,恐怕也更便利一些。”
张县令说着,就请他们先到自己的县衙当中住一日,等到明日,天亮再赶回仙山村。
这一趟外出,不光是他们了解了本县村庄的现状,跟着他们一起出去的孩子们更是增长了不少见闻。
尤其是几个年长些的孩子,小的时候也曾经在自己的老家天地里面玩耍过,稍微长大些,都曾经跟着家里的长辈在田里干过活。
只是这些年跟着张县令,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专心读书,早已经忘记了农事。
张县令趁便正好,教育自家子侄,无论何时都要知农事,了解百姓疾苦。
他自己就因此而有所受益。
他科举的成绩也只是平平,不过三甲出身。
但就因为他从小生在农家,娶妻之后又了解商家之事,对百姓民生十分清楚。
所以在外派选官之后,做事得心应手,还容易出成绩。
如今这些孩子都是他们族中最有出息的,若是能踏踏实实的读几年书,好好的考出来,将来也一定会像他一样被派到地方上做官。
那可就与读书时不一样了,如果不懂百姓民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治理,即便是为官,估计也要走很多弯路。
张县令退回后衙。
差人打扫收拾房间,又叫人去通知自己的妾室香草,让她整治筵席。
张县令走着一路,带回来不少特产。
其中有不少都是村民们盛情难却非要塞给他们,还有一些是他学着秋之云的样子,从村民那里买了一些特产。
他安排人将这些特产送回了后院的厨房,香草也在厨房里面忙活着。
“姨娘,姨娘,不好了,哥儿又开始咳嗽了,这次咳的特别厉害,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户上受了风。”
伺候着张县令幼子的一个小丫鬟,匆忙的跑到厨房里来。
这小娃跟着自己爹爹在外面玩的倒是很开心,可他到底是身子虚,一路上有没有怎么好好的休息。
这才回来就病了,小小的人儿咳嗽的撕心裂肺。
香草立刻派人去请了刘师爷过来。
这位师爷出自一个行医的家庭,从小也是学医。
后来给张县令做了师爷之后,一直这个管着府中人的身体。
特别是张县令的这个小儿子,这些年都是刘师爷给看的。
孩子胎里就带着毛病,需要精心养着。
一般外出张县令都会请刘师爷跟在身边,以便照顾一下孩子的身体。
偏偏这次秋之云提出要下乡的时候,张县令刚刚把刘师爷派到州府,也就是两天前才刚刚回到府里。
秋之云听说小娃病了,就带着两个师妹进来探望。
林晶晶见孩子咳嗽的很可怜,从自己袖中掏了一小瓶丹药出来。
“这里是我们山上做的,能止咳平喘的药丸子,给孩子含一丸在口中,不要吞下去,就慢慢的将药丸含化就成了。”
香草赶紧把药丸,给孩子服了下去。
不过半盏茶的工夫,孩子便慢慢止了咳嗽,小小的身体也松弛下来,很快就被奶娘给哄着睡着了。
张县令一家这才松了口气。
趁孩子睡着,林晶晶便给小娃把了脉。
“这孩子肺气虚弱,应当是先天不足所致,得亏是精心养着,不然……”林晶晶摇摇头。
那刘师爷也点头,道:“小公子这是天生体虚,在下也是学艺不精,实在没有根治的法子。”
“先生您过谦了,我刚才诊脉,觉得小公子虽然体虚,却也不全是先天所致,反而是因为从小养得太过仔细,孩子体气不足,才会一直虚弱,若真要让孩子好起来,药物之占极小的部分,还是得吃些有利身体的东西,但不要吃的太细。孩子还是要多练练身体才好呢。”林晶晶笑道。
张县令听了一时没有开口,他这小儿从出生起就多病,当时还有幸请到一位治小儿疾病的名医给看过,也说是精心安养。
刘师爷这两年接着来给儿子看病,怕他犯病,也是希望孩子少外出,多静养。
这倒与这位仙人说的不同。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难免有些犹豫。
“先强身后健体,不错不错。”秋之云点头。
她也能猜到张县令的想法,自己的儿子嘛,这可不能试错。
“张大人,我这位师妹,于医者一道颇有见地,如大人觉得不放心,可以让令郎给我这师妹做一个小药童,在我们山上温养身体。”秋之云又道。
“嗯,他年纪小,估计也就一两年光景,便可痊愈了。”林晶晶也点头。
香草听了喜不自胜,立时就要给他们跪下磕头感谢。
张县令也知道这个机缘难得,他为人父,必定要为儿子做长远之计。
“如此,便有劳仙人为我小儿劳心费力了。若小儿康复之日,本官愿倾尽家产重谢。”
“张大人不必如此客气,一场机缘,我们修行,也要常存济世之心,碰上便帮一把。”
张县令去了这最大的一块心病,立刻请她们入席。
从县衙回来,不过几日,仙山村便要开始收红薯了。
因为秋之云说过,这次收获后就要停下来,养护一下土地,收成之后,要将地重新翻一个遍,后面的事情可多着呢。
从收红薯的头一天,仙山村和那些外头来的工人们都开始拼了命的抢收。
他们经历过一次收成,不过那个时候,开出了地少,不像现在老村子里的地全部都给种上了。
这一次,他们要收的红薯多。
“丰收了!大丰收啊!”
仙山村的十多亩地,比不得山上的灵土,但每亩地的收成都超过了千斤。
那些汉子们将一筐一筐的红薯挑出来时,脸上都是喜气。
村里面几位老人,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红薯,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在这个贫瘠的山中也有这样大丰收的一天。
“咱村里还欠着粮税,先交上,剩下的家家户户分一些,还有多余的便挑到集上去卖吧。”树爷跟自己的儿子商量。
阿松想了想,立刻就同意了。
县里面负责农事的官吏正好就在这里,当场拿着秤,称出了足够的红薯,将仙山村欠的粮税一笔勾了。
不多时,那些补交的粮税便送了上来。
那差役们赶着好几台牛车,将那些红薯送进了县城。
整个县城里都震动了。
“哟,这哪个村啊?交粮啊?”
“是仙山村补的粮税。”
“仙山村,就那个在仙山脚下的穷村子啊?不是说他们都快饿死了吗?”
“这交的什么粮啊?怎么跟土坷拉似的。”
“哎呀,这是红薯,是红薯啊!”
县城里还是有人识货。
红薯在白水集上火了之后,有些离白水比较近的地方都花钱采购了红薯。
这些东西,在白水集卖得便宜,但有是被商人买了去,知道从这里买一次并不容易,拿回去自然是要卖得贵一点。
一般人是吃不上的,只有州府和一些比较大的县城才有。
而且,做法也很简单,就是白水煮一下,吃的是红薯本身的那口甜。
像是烤红薯,他们根本就掌握不好火候。
可就是这么一个白水煮的红薯,在州府的店里得卖一两银子一个。
那可不是一般的贵。
这会儿能认出这是红薯的人,也绝对就是县城里的富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