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赐宴十一位文圣的日子,终于到来。
羲京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于此。
这是一场盛会,纵然放眼整个大羲帝国建国以来,都不多见。
这场盛会,是专门为十一位写出绝世佳作的文圣举办的,他们的地位,将在这次盛会之上,写进历史。
毫无意外,这形同加冕,皇权即将为他们赋予最夺目的荣光。
流传千古,自今日始。
这是一个注定要被史册记载的日子。
“十一位文圣,因为绝世作品 ,而得到圣上的恩宠,即将接受百官的贺喜。”
“名传千古,他们已经在文道之上,走到了巅峰,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黄金大世啊,每一个,都是我们的楷模,都是我等前进路上的明灯!”
世人都在议论着,士林之中更是轰传,天下的读书人,都因为这场盛会而心热了,激动了。
十一位文圣的出现,以及他们所获得的巨大荣誉和地位,充分证明了唯有读书高这句话!无论贫穷富贵,读书人们都打了一针强有力的鸡血!皇城。
宫门处,一辆辆华丽的马车已经停了下来,十一位文圣从马车中走出,他们都是身着盛装,脸上都带着一抹看似谦虚却颇为自得的微笑。
“诸位文圣,圣上令小的在这里接各位,请随我来。”
迎接石庖辉等十一位文圣的,乃是太监乔白眉。
他亲自到来,更是让石庖辉、胡图崇等人开怀无比。
“哈哈,乔公公都亲自来接我们,就算是当朝的大元,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吧?”
“圣上对我等的重视,可见一斑!”
“这是一个注定要写进历史的日子啊。”
胡图崇、韩保迩等一帮人,眼底的得意之色,都是更加浓郁了。
“首席,请!”
“请!诸位请!”
“咱们可不能让圣上久等了,走吧”他们纷纷开口,随即一起走了进去。
同时,当朝的百官,今日也是纷纷到来。
上都右相李温,下到有资格上朝的每一个官员,都来了。
此刻,很多官员已经到了昭文殿中。
“所谓昭文者,乃为文墨通天者所设,我记得上一次在昭文殿大宴,还是孝武帝的时候啊”昭文殿中,一个老官员感慨地开口。
“时过境迁了,孝武帝时候的昭文殿大宴,参加的传世大儒仅有一两位而已,更多的都只是当时的普通名士,但这一次,咱们可是十一位文圣。”
“对,我朝文道之繁荣,以我之见,到建业一朝,可以说达到顶峰了!”
“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能够见证十一位文圣的崛起与极尽绚烂,也是我们的荣幸。”
其他的官员也都是纷纷开口,脸上都有羡艳之意。
虽然说翰林院中的那些大儒、学士,并没有朝堂上百官那么实际的权力,但是他们拥有的,却足以让任何人羡慕。
天下文人,谁不想丹青留名?
人群中,李温稳坐钓鱼台,始终保持着平静,没有波澜。
“十一位文圣到!”
这个时候,一声高呼传来。
百官纷纷起身。
在众人的瞩目之中,石庖辉引着胡图崇等一堆人走了进来。
感到那么多带着尊敬、羡慕的目光,这一刻,他们更加得意,心中越发地舒服起来。
“请十一位文圣上座,稍后天子到来,将为诸位庆贺!”
乔白眉伸手,引导石庖辉等人,朝着最前面的十一张几案走去。
那十一张几案,全都是汉白玉所造,桌上一概都是金樽玉壶,奢华非常。
而且,这十一张几案,直接面向坐在上首的天子,距离天子最近,就连李温、段从戎、龚巨仁等一干大元,都得往后排!什么叫做尊荣?
这就叫做尊荣!石庖辉等人,都是一一入座,他们的眼中,兴奋喜悦之情,几乎要溢出来。
目送这十一位文圣入座之后,百官才缓缓恢复了刚才的姿态。
“文道巅峰啊!”
“我等文官多年,也不曾有过这样的尊荣,令人羡慕。”
“若不是我才力不济,见此情景,真想回家去研究文章了。”
众人开口,更加羡慕了。
“圣上到!”
一声高呼!百官起身。
只见后殿中,几个太监引着建业大帝走来。
建业大帝一身明黄龙袍,入座上首。
“拜见圣上!”
百官纷纷开口。
建业帝摆摆手,道:“平身。”
他朝着坐在身前不远的十一位文圣,露出了一抹微笑,道:“石爱卿,你们十一位,文动天下,号称文圣,你们的文章,朕也都看过了,的确都是绝世妙品。”
皇帝的称赞,让石庖辉等受用至极。
“都是托吾皇之福,若无吾皇励精图治,天下昌盛,岂有我等赋诗作文之地?”
石庖辉恭敬开口。
“对,都是吾皇圣明啊。”
“圣上对士林之重视,天下皆知,唯有圣上神武英明,方有我等放歌太平!”
他们纷纷附合,拍着建业大帝的马屁。
建业大帝也是笑了,道:“无论如何,在大羲一朝,能有这些文章出世,就足以震动万古了。”
“赐御酒。”
登时,两边宫女出列,一一为十一位文圣及百官斟酒。
建业大帝举杯,道:“此杯,为绝世佳作出世贺!”
他一饮而尽,百官也是共饮。
“圣上,臣以为,十一位文圣的大作,应当收录皇家府库,并且由宫廷刊印,发往各州,令天下士子,得见此文!”
这个时候,一个官员起身开口禀报。
“臣附议!圣上,十一位文圣的大作,绝对能将咱们大羲国的文道推向更高的一个台阶,可以想象,只要这些作品流传世上两三年,就会涌出无数的后辈菁英!”
“臣附议!”
“臣附议!”
其他人纷纷开口。
建业大帝也是笑了笑,道:“这个自然,传世佳作,理应由宫廷出面,向天下各州普及。”
“多谢圣上!”
石庖辉等人,更加激动了。
目前虽然羲京已经震动了,但是车马流转甚慢之故,天下各州,还未听闻他们的名声,如果由宫廷出面,那么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成为举国崇拜的泰山北斗!老弱妇孺,都会知道他们。
“说起来,朕倒有一分疑惑。”
这个时候,皇帝却是接着笑道:“诸位入翰林院,时间最短的,也有七八年已,为何都选在这个月发出诸位最好的作品?
而且,这些作品究竟如何写出,诸位爱卿可否释朕之惑?”
石庖辉起身,脸不红心不跳,道:“启禀圣上,十年前,臣曾前往秦国遗迹,见断壁残垣,山河不改,心生感慨,所以心生启发,用十年的时间,写出了过秦论。”
“而三年前,与诸位好友在徐州东王阁上饮酒作诗,当时心绪激荡,写下了东王阁序的粗篇,后来精修而成!”
在这个世界,也曾有过一个名为“秦”的帝国,而且,历史与李凡所在的时空差不多。
但这个世界并没有“滕王阁”,只有“东王阁”。
闻言,建业大帝点点头,道:“看来世上文章,果然是需用心揣摩,乃至多年方可有成。”
“赐御酒一杯!”
旁边宫女,再斟一杯,石庖辉脸上欣喜非常。
“启禀圣上。”
这个时候,韩保迩也起身,道:“臣之所以能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春江花月夜这样的作品,乃是因为臣自幼爱月,闲来无事,便常坐庭中望月,每逢寂静之时,悲伤寂寥之情越甚,久而久之,心与月鸣,佳作乃成!”
建业大帝道:“心有所向,诗有所发。
确是如此,好!赏御酒一杯!”
紧接着,场中的十一位文圣,都是一一说了他们创作这些作品的经历。
有痛失某位至亲,所以才写出了传世悼亡诗遣悲怀的。
有感慨天下大治,大羲中兴,才写出了子虚赋、上林赋的。
甚至还有某位家中妻妾二三十人,却自称痴情不已,曾痛失所爱,此生伤悲才写出离思五首的。
“启禀圣上,臣之所以作师说、送东阳马生序,实乃因为一番对后进的提鞋勉励之心,期盼世人尊师重道,追求学问。”
最后,胡图崇也是开口,他一脸的真挚,当真令人感到师者仁心。
“有此博仁之心,当赏!”
建业大帝也开口,胡图崇也是得御酒一杯。
“朕观诸位名作之来,要么动心忍性,多年琢磨;要么情之所至,感人极深;要么忧国忧民,博爱忠贞有诸位,实乃我大羲之幸。”
建业大帝开口赞叹,道:“诸位,为十一位大儒贺,共饮此杯!”
登时,百官纷纷举杯,气氛抵达。
饮罢。
“此外,十一位之文章,足以称圣,故,朕特着御匠司,制成文圣金牌十一枚,并颁旨昭告天下,持此金牌者,可食天下之食,饮天下之饮,天下供养!”
建业大帝继续开口。
闻言,石庖辉等一干人等,呼吸都顿时急促起来。
文圣金牌!这,意味着整个帝国的承认!这,即将是他们身份的标志!而且,食天下之食,饮天下之饮,天下供养这样的地位太高了。
直白点说就是,他们可以走遍天下,白吃白喝不花钱!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地位通过皇帝颁布圣旨的形式得到巩固,彻底获得了整个帝国的尊重,上到九五之尊,下到升斗小民,都必须对他们怀有尊敬之心。
“臣等拜谢圣上!”
“臣等拜谢圣上!”
“臣等拜谢圣上!”
石庖辉,纷纷伏地拜谢。
外面,早有几个太监恭恭敬敬地端着锦盒走来。
锦盒之中,都是金灿灿的金牌!金牌以纯金熔铸而成,雕刻着“大羲文圣”四字,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身份象征!“朕,将亲手为十一位文圣颁之。”
建业大帝开口。
天子亲手颁发!金牌都送到了建业大帝的几案之前,摆在桌上。
“史爱卿,上前来。”
建业大帝笑着开口。
石庖辉浑身都激动着,颤抖着,他深呼吸了一口,脸上的笑容都快裂开了,一步步走上前去,双手伸出,低下头,准备接受属于自己的文圣金牌!昭文殿中,所有人都瞩目。
“且慢!”
这个时候,殿外忽然一声清朗的声音传来!听到这道声音,昭文殿中,百官脸色,都是突然一变!注:子虚赋、上林赋(作者:汉司马相如)离思五首、遣悲怀(作者:唐元稹)送东阳马生序、师说(作者:唐韩愈)过秦论(作者:汉贾谊)滕王阁序(作者:唐王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宋苏轼)春江花月夜(作者:唐张若虚)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