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糜汉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各取所需 粮草危机
当初刘备拜糜旸为梁州牧时,就曾将梁州所辖的地域划分的十分清楚。
在刘备的划分之中,梁州所辖一共六郡,分别为汉中、汉兴、阴平、武都、天水、陇西。
可在糜旸成为梁州牧后,他的政令只能在汉中与汉兴二郡中施行,这原因在于其他四郡目前实际上并不在大汉的控制中。
而相比于天水、陇西二郡,武都与阴平二郡距离糜旸的大本营汉中郡更近,以当下的情况来说,这两个郡糜旸最有可能收回。
犹如惊弓之鸟的马超,哪怕往日他就在汉中郡中,但他可不敢有丝毫打探消息的心思。
故而马超是不知道魏军即将要大举进攻汉中这个消息的。
可马超毕竟是宿将,对他来说,从糜旸的请求中猜测出他的意图并不难。
而在马超看来,由于武都郡本来就是梁州领土,所以糜旸想要收回武都郡,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马超的猜测虽算不上错,但却不是糜旸内心中的全部想法。
他想要的可不单单是武都一郡。
只是对马超,糜旸内心中也是有顾忌的,所以他并没有开口将自己内心中的全部想法都说出来。
而马超在听到糜旸的回答后,他以为自己已然猜出了糜旸的真实意图,因此他便开始沉思起来。
武都郡贫瘠,当中属于华夏的人口并不算多。
可在武都郡中,属于羌氐异民族的人口却十分多。
就以马超对武都郡的了解来说,武都郡中的羌氐人口比华夏人口足足多上一倍有余。
在这种情况下,糜旸无论是想攻取武都郡,还是治理好武都郡,郡内的羌氐之民都是他必须要争取的一个政治联盟对象。
既然马超都已经答应糜旸会协助他,所以马超没有隐瞒自己内心中的想法,他将自己对羌氐之民的了解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糜旸。
在讲完对武都郡中的羌氐之民的了解之后,马超便自告奋勇提出他愿意派出族弟马岱前去武都郡,为糜旸招揽来一部分羌氐之士。
正如糜旸所说,这件事对他来说并不算难。
当年武都之战时,他便用自身的威望为张飞招来了万余氐族大军。
只是面对马超的自告奋勇,糜旸却笑着对马超言道“这事暂且不急。”
听到糜旸这么说,马超有些不解。
马超拱手对糜旸言道“兵贵神速,若州牧要想拿下武都郡,就应当提早出兵。
不然一旦时日拖延过久,逆魏难免会得知消息,到那时州牧再想拿下武都郡,恐怕便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其实武都郡,当初曾短暂地属于大汉过。
汉中之战前夕,刘备便派出张飞与马超夺取了武都郡大部。
但可惜的是,后来武都郡又被魏军夺回去了。
正因为有着这种教训,所以马超才建议糜旸应当先下手为强。
否则若魏军在武都郡有了防备,那么武都郡就不是那么容易夺取的了。
面对马超的谏言,糜旸虽心中另有所计较,但他还是说道
“骠骑将军虽在武都郡的羌氐之士中有着威望,可羌氐之士内部落林立,并非尽皆拜服骠骑将军威望之人,骠骑将军难道忘记强端了吗?”
“武都郡是一定要夺取的,可也不能贸然行事,强端这类人不除,武都郡就算拿下我军也守不住。”
见糜旸提起强端,马超一时间陷入沉默之中。
马超虽然在雍凉一地的异族中有着神威天将军的美誉,但也不是说,他的名字就能够让雍凉一地的异族全部拜服。
否则的话,汉军早就北伐了。
不提雍凉的其他地方,就拿武都郡中来说,武都郡内是有许多羌氐之士拜服马超。
但不搭理马超的羌氐之士也不在少数,强端这一氐族首领便是如此。
当初下辨之战汉军之所以会失利,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以强端为首的氐族大军突然反水,让汉军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从而才不得不败退出武都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这一点来说,糜旸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
在听完糜旸的顾虑之后,马超也知道当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他并没有再出言劝谏糜旸。
他刚才之所以劝谏糜旸要尽快拿下武都郡,也是抱着一些私心的。
只要攻打武都郡,那么以他在羌氐之士中的威望,糜旸都会有要他襄助的时候。
而对于现在的马超来说,能让他感到生活还有一些希望的,便是战场上的厮杀了。
马超沉默的时候,他身上的颓废气息就变得愈加浓厚。
若不是亲眼所见,糜旸真的很难想象,当年令人闻风丧胆的神威天将军,今日竟然会变成这样。
可是这又能怪别人吗?
就马超过往的所作所为,正常人实在没办法理解。
不过糜旸接下来还有许多事需要马超协助,他不想见到马超太过颓废。
历史上的马超,他的死因跟他的心结脱不了干系。
所以糜旸再次举杯对着马超言道“孤虽不打算马上对武都郡用兵,可骠骑将军这段时间可派出亲信与武都郡中的羌氐之士多加联系。
最好能分辨出武都郡中的羌氐之士,有哪些是心向大汉的,又有哪些是要付逆的,到时候孤自有大用。”
在说完这句话后,糜旸似乎觉得还不保险,他又对着马超承诺道
“孤今以手中酒为诺,时机成熟之时,必让骠骑将军与孤,一同共享万人瞩目之荣耀。”
对马超承诺完之后,糜旸将自己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果然,在糜旸讲第一番话的时候,马超的神情还是颇为意兴珊。
但当听到糜旸对他作出的承诺之后,马超整个人顷刻间变得精神起来。
若是旁人对他作出这番承诺,马超倒不会太过在意。
可现在对他这番承诺的乃是糜旸,以糜旸的功绩,他的承诺无疑是很有含金量的。
而现在马超最缺的是什么呢?
他缺的便是荣耀二字。
或许只有立下足够多的荣耀,他身上所背负的让他喘不过气来的辱骂,才能减轻一些吧。
精神重新变得振奋起来的马超,当即对着糜旸拱手道
“州牧放心,不出两月,超一定将州牧想知道的情报,打探的清清楚楚的。”
说完后,马超也连忙举起自己的酒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这代表着,他与糜旸之间的承诺正式生效。
见马超终于恢复了精气神,糜旸心下放松的同时,便继续与马超宴饮起来。
宴饮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不多时外面的天色已暗。
在察觉到天色已暗后,马超便对糜旸提出了离去的意思。
面对马超的告退,糜旸并没有阻止。
他只是起身恭送着马超离去。
而等马超离开大帐之后,法邈就迫不及待得起身对糜旸问道
“州牧以为马孟起会真心襄助吗?”
法邈的言语中,透露出对马超浓浓的不信任。
不止法邈如此,就连在座的糜旸其他心腹也皆是这样的神情。
从始至终,法邈与糜旸的其他心腹都没相信过马超。
不过不是他们针对马超,他们的态度可以说代表了当今大汉99%的大臣对马超的态度。
面对法邈的询问,糜旸不在意的笑了笑,他对法邈言道
“德行有亏,不代表不能用,重要的是该怎么用他。
我与他各取所需而已,谈不上真心二字。”
糜旸之所以对武都有想法,一方面是他的确想收回祖宗疆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来日的汉中保卫战。
糜旸刚刚并没有对马超坦言他的另一层用意,这就代表着糜旸对马超也算不上信任。
不过糜旸却与当世的许多人不同,当世用人大多讲究一个原则—先重德,再论才。
这个原则的产生在于大汉四百年的举士制度,因为四百年的发展,这种原则在当世许多人的心中根深蒂固。
但糜旸来自于后世,他心中天然就对这种原则不认同,甚至可以说不屑一顾。
说起来这一点,糜旸与曹操倒是有着相像之处。
所以在法邈看起来需要戒备的事,在糜旸这里却显得很是顺理成章。
糜旸的话既是对法邈说的,也是对在座的其他心腹说的。
他们在听完糜旸的话后,虽然心中还是有着顾虑,但最终还是没有再劝谏什么
他们之所以会劝谏糜旸,担心的无非是糜旸不了解马超此人的险恶。
现在从糜旸的话语中,他们知道了糜旸不是不知道马超的为人,那么他们的心也就放下了一大半。
在讨论完关于马超的问题后,糜旸便询问起法邈汉中防务的事情。
之前在得知魏军即将要大举进攻汉中后,糜旸心中并没有太过忧虑。
这并不是糜旸自大,而是因为他是穿越者,对魏军来日的进攻方略,有着天然的预见性。
历史上魏军的进攻方略,乃是经过魏国朝野重臣共同商讨出来的。
只要人还是那些人,那么他们商讨出的进攻方略,大体上不会变到哪里去。
纵观历史上魏军数次攻打汉军的方略来看,来日魏军进攻汉中时,很大可能会采取数路分兵的老套路。
堂堂大魏,家大业大,不分兵都对不起曹操打下的那偌大的家业。
在推断出魏军来日很可能会分兵攻打汉中后,糜旸在过往的时日中,便陆续往汉中的数个要镇派兵镇守。
可糜旸手中的大军只有三万,魏军人多,他们怎么分兵都可以。
但糜旸再怎么分兵,手里都得留一部分兵力作为机动兵力。
故而无论糜旸如何精打细算,他只能保证汉中的每个要镇有足够兵力镇守,汉中之外的要镇他实在没精力顾及到。
例如武都郡。
历史上魏军也曾有过从武都郡进兵的情况,所以糜旸才会在大战开始之前,特地前来寻求马超的协助。
如果这次魏军兵马足够多,那么武都郡也是魏军一个很好的进兵方略。
糜旸今日要马超所做的事,看起来只是简单的勾连武都郡内心向大汉之士。
可一旦来日真的有一部魏军选择从武都郡进军,那么糜旸今日的布置,来日就会转变成一个给魏军的大大惊喜。
至于糜旸心中猜想的,来日魏军的诸多进兵方向,他之前早就跟一众心腹商讨过。
商讨完之后,糜旸便将具体的调兵事宜交予法邈去办。
在糜旸的询问之下,法邈对糜旸回答道“诸部兵马日前都已经到位。”
听到法邈的答复后,糜旸满意的点点头。
只不过法邈随后便脸有愁容的言道“州牧之布置,或不至于让敌军有机可乘,但邈恐我军届时粮草不足。”
法邈的这个担忧,也让糜旸的脸上挂上了愁容。
粮草不足,对于任何大将来说,都是一个最不想听到的事。
后世的论坛上有句玩笑话,那句话是魏不缺人,吴不缺粮,蜀不缺贫。
这句话虽然是以玩笑话的形式说出,但也生动形象的体现了季汉在历史上面临的最大困境。
当今的大汉真的是什么都缺。
虽然今世季汉并未失去荆州,可连年的大战,早就将荆州的国力消耗的一滴不剩。
至少三年内,荆州是很难为大汉提供国力上的帮助的。
而汉中虽也算富庶之地,但今年糜旸刚刚开展新政,新政对于粮草的损耗是很大的。
要不是糜旸刚打倒了一大波土财主,将他们的存粮拿来贴补自己,梁州估计早就陷入没粮的境地了。
缺粮,这是糜旸目前最担忧的事。
只是糜旸有再多的奇谋,粮食这种东西他又不能凭空变出来,所以面对法邈的担忧,他现在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除非。
糜旸先是安抚了一番法邈“粮草之事无须太过忧虑,孤到时自有办法。”
法邈见糜旸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心中的担忧瞬减轻了不少。
不管糜旸是否真的有办法,他镇定的情绪,总会无形之间影响着他的部下。
在安抚过法邈等人之后,糜旸便让法邈先行退下。
等法邈等人退下之后,糜旸取出一份帛书,开始书写起来。
这份帛书乃是他写给诸葛亮的。
糜旸没有凭空变出粮草的能力,但现在的诸葛亮却有这个能力。
因为不久前糜旸就得知了,诸葛亮在南中取得一场大捷的消息。
而诸葛亮要想凭空变出粮食供给梁州,倒也简单。
只要他能在梁州撑不下去之前,将南中给彻底平定就好。
史书对诸葛亮平定南中后的积极意义,有着八个字的评价“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这八个字让糜旸充满了安全感。